近年来,广东农信着力支持边远山区粮食种植发展,在梅州市蕉岭县整合资源试点推进粮食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工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县域立体式服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2018年以来,在该县累计投入7700万元贷款支持当地丝苗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截至目前,蕉岭丝苗米产业园区种植规模达10.5万亩,年产量约4.2万吨,主导产业总产值达3.13亿元,助力当地丝苗米园区农民每户增收2000元,以高质量稳产保供促进粮食安全。
在“土”字下功夫,开发丝苗米产业园新动能。广东农信坚持“做土不做洋”,立足本土银行的发展定位,结合蕉岭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最大实际,通过提高企业投入度、土地整合度、农民参与度,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丝苗米粮食生产模式,以金融服务为引导、以金融活水为支撑,为地方10万余亩丝苗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方面,通过“强龙头”,深化服务对接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对实施主体之一的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支持信贷资金5100万元,帮助该公司建设粮食种植现代智慧工厂。另一方面,以“龙头”为牵引,带动7000余户农民通过签订承包或流转土地合同的方式,整合近400平方公里土地及撂荒地,小田并大田,连片整合丝苗米种植土地10.5万亩,实施机械化、集约化的种植管理。目前,该产业园区年总产值已达14.44亿元,当地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在“特”字做文章,擦亮“蕉岭丝苗米”品牌。近年来,广东农信积极推进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新行区(蕉岭片区)建设步伐,把握蕉岭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等机遇,指导当地农商行突出以“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统一包装”为金融服务导向,联合产业园主体企业,以富硒优质丝苗米品牌为牵引,对园区所覆盖4个镇区52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合计2.59亿元,支持农户积极种植统一品种水稻,打造出省内独具特色的“客家粮稻”“秀才郎”等多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品牌,走俏粤港澳、长三角乃至华北地区大型消费市场。同时,广东农信针对该县丝苗米经营需求和季节性特点,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涉农资金投放力度,创新“家庭农场贷款”“寿乡市民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最高额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以自身的信贷品牌,拓宽丝苗米产业融资渠道。
在“产”字求长效,瞄准产业链条精准发力。广东农信瞄准县域耕地细碎化程度严重、传统生产效能低等问题,通过金融支持强链补链,着力在丝苗米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精准发力,力求形成丝苗米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补足上游产业链。结合根据丝苗米生长的特点,累计在蕉岭投放近4000万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种植配套的种子、化肥、农机、水利等生产链条的上游产业融资项目,助力当地春耕备耕。二是拓宽下游销售端。以广东农信自有的“悦农生活”电商平台为载体,在产业园区搭建“互联网+普惠金融”丝苗米直播平台。如,在2022年8月开展线上蕉岭丝苗米品鉴会和丝苗米助农直播活动,上线主推7个品牌丝苗米品种,带动实现销售额180吨,销售金额达109.22万元,创新拓宽丝苗米产品销售输出路径。三是延伸周边附加品。在支持农产品种植的同时,广东农信还致力于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让丝苗米摇身变为米糕、米粉、米酒,努力为农产品“增值”。如,深耕在丝苗米现代产业园的梅州市裕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产业园初建之时,农商行就主动上门联系了解企业资金需求,目前已累计提供各项信贷资金支持达1.06亿元,帮助公司从丝苗米生产转型成为米粉、糕点食品等米制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实现年产值7000多万元,年销售量突破1万吨,产品已遍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及周边省份。
(来源:人民日报)